《澳大利亚人报》3月18日文章,原题:报告发现,中国本土品牌超越外国品牌市场咨询公司弗雷斯特的新研究报告发现,不少外国品牌正在离开中国市场,因为自疫情以来,这些外国品牌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影响力和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报告追踪了运动服装、汽车、智能手机和咖啡店等星空体育多个类别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发现在中国市场运营的一些最大外国品牌与本土竞争对手相比正在失去优势地位。
弗雷斯特公司首席分析师王晓丰解释道,“最终外国品牌往往因为经营业绩不佳而退出中国,尤其是在疫情等充满挑战的时期。”王晓丰表示,消费者对外国品牌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因为一些国内品牌在产品质量和设计方面作出重大改进,并更有效地根据当地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社会价值观也在发挥作用。她说,“中国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非常重视爱国等价值观。不幸的是,一些外国品牌未能与这些价值观保持一致,其做派甚至与当前中国消费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相背离。”
外国品牌也正在失去向中国消费者推销产品的机会。王晓丰说,在利用中国社媒和电商市场等本地数字生态系统对中国消费者进行有效营销和销售方面,外国品牌正落后于国内品牌。
对于一些外国品牌来说,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更广泛的增长机会仍然非常宝贵,不容忽视。广告公司WWP达邦中国总裁韦棠梦表示,外国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他说,“如今在中国,许多外国品牌都有强大的、排名前三的本土品牌竞争者。这些品牌提供与外国品牌类似质量的产品,但价格往往更低,对外国品牌构成真正的挑战。虽然我们没有看到跨国公司的数量下降,但看到了战略重点的转变。”
韦棠梦表示,在进入市场策略方面,行动迅速的中国本土品牌可以超越外国品牌。“以汽车行业为例,跨国公司通常需要3到4年的时间来开发新的汽车平台,而本土品牌只需12到18个月。本土品牌‘失败得快’适应得也快,而跨国公司则在规划和战略阶段花费很长时间。”(作者凯利·拉克沃利斯,陈欣译)